茶叶泡沫多了怎么处理(茶叶泡沫多好还是少好)

2024-03-18 20:51:02 倍司网

摘要一、茶叶起泡沫正常吗1、对于在泡茶过程中产生的泡沫,很多人嗤之以鼻,认为它很脏、很不好,不可以喝,有害,需要把它倒掉才能好好的喝茶。那事实是不是真如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呢?究竟...

茶叶泡沫多了怎么处理(茶叶泡沫多好还是少好)

一、茶叶起泡沫正常吗

1、对于在泡茶过程中产生的泡沫,很多人嗤之以鼻,认为它很脏、很不好,不可以喝,有害,需要把它倒掉才能好好的喝茶。那事实是不是真如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呢?究竟这泡沫是什么?它有还么?是不是非得要倒掉?下面一起来来看看这些问答。

2、茶叶泡沫,名称茶皂素,属于皂素类物质,皂素类物质都具有很强的水溶性和发泡性。第一泡茶水,茶皂素就会快速析出,如果再配上水的翻滚,就会在茶汤表面形成大量泡沫。

3、泡茶有茶叶泡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一般的茶叶,第一泡都有茶泡沫。除非那种芽头多,比较嫩的茶叶,泡的时候很不会多少茶泡沫,不然无论是红茶、绿茶、黄茶、还是黑茶都会有茶泡沫。

4、第一泡为什么会产生大量茶泡沫?

5、茶叶第一泡冲泡,往往会产生碎末和大量的泡沫,很多人都把其当成有害物质,用器具将其刮走或者直接倒掉,并以此作为洗茶的依据。

6、第一,茶叶在包装和拆装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碎末,加工越好的茶叶,干燥程度高含水量低,会导致其更容易破碎,所以在泡的时候,水温不够高的时候会浮在茶汤表面。

7、第二,茶叶比较新,内含物质丰富,茶皂素含量多,所以第一泡会有大量泡沫产生。

8、没有害。冲头泡茶的时候,表面常会浮着一层“泡沫”,有人误以为是农残或者杂质的残余。其实,那层泡沫不但无害,反而对人体有益。经科学实验证实,茶皂素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等作用。

9、当然能喝。只要没有其他有害物质产生,茶皂素对身体是没有害的。茶皂素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与茶多酚等物质配合,对内脏器官的表面创伤有很好保健的作用。

10、冲泡过程中,茶叶碎末只会对美观产生影响,其它并无真正的不良影响,因此完全没必要特意将它去除。但实在要处理的话,就把第一泡茶水倒了就行了,或者泡有些茶舍不得倒,那么把表面的茶泡沫吹掉就行了。

11、所以综上可以看出来,其实在泡茶的过程中有茶泡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茶泡沫除了对茶汤的美观有影响之外,是完全可以喝的,并且对人体还有一定的好处。除了一些茶叶,随着在洗茶时被倒掉之外,产生的泡沫完全没有必要去处理它。

二、泡茶有泡沫怎么回事 泡茶有沫子是什么原因

一般情况下,泡茶有泡沫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很多人泡茶都会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泡茶有泡沫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我们在泡茶时,由于水流的振荡,茶汤表面会产生泡沫,这就是---茶皂素。有人将它比作食物煮沸后产生的污垢,泡茶时要把它“刮”掉,其实是一种误解和浪费。

茶皂素是一类结构复杂的糖苷类化合物,茶皂素味苦而辛辣,难溶于冷水,PH值5.6--5.7之间呈微酸性,具有很强的起泡力,不受水质硬度的影响,所以一般泡沫丰富的茶滋味相对浓郁。

像茶皂素这样的糖苷类物质在植物界广泛存在,如:人参中的人参皂苷是抗氧化剂,大蒜、洋葱中的烯丙基二硫化合物同样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癌等功效。

泡茶时,经常会看到茶汤表面浮着一层“泡沫”,同时前面两三泡的时候“泡沫”更多。这些“泡沫”是什么?有人认为那是农药残留或者茶叶里杂质的残余,认为那是茶叶质量不好的表现。但实际上,茶汤中泡沫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茶叶中存在一种叫做茶皂素的物质。科学研究表明,茶皂素具有抗菌消炎,镇痛等作用,所以不但对人体无害,反而有益。

早在古代,人们关注到泡茶时出现的泡沫,并将这种“白沫”视为一种精华。我国晋代(265—420年)杜育所住的《荈赋》里就有诗云:“惟兹初成,沫沈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形容初次冲泡茶叶后,细轻的汤花浮上来,光亮鲜明好像耀眼的积雪,华丽灿烂又如欣向荣的春花一样。

现在科学研究进一步证明,能产生这种“白沫”的物质叫做茶皂素。茶皂素又名皂甙,皂角甙,因其水溶液以及振荡时能产生持久性的、似肥皂溶液那样的泡沫,故有“皂甙”之名。皂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90多科500多属的植物中。这些植物包括常见的大豆、油茶等油料作物,也有人参、党参、七叶一支花以及甘草、沙参、白头翁等名贵中药材。另外,一些海洋生物如海星也能分泌皂甙类物质。

茶皂素是山茶科植物中含有的一类天然糖苷化合物,是一类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皂苷的混合物,基本结构由皂苷元、糖体、有机酸三部分组成。茶皂素具有山茶属植物皂苷的通性,它是一种熔点为223~224°C的无色无灰的微细柱状结晶,味苦而辛辣,能起泡,并有溶血作用。茶皂素的结晶不溶于乙醚、氯仿、丙酮苯、石油醚等溶剂,难溶于冷水、无水乙醇和无水甲醇,但是,可稍溶于温水、二硫化碳和醋酸乙酯,易溶于含水甲醇、含水乙醇、正丁醇以及冰醋酸、醋酐和吡啶中,在稀碱性水溶液中其溶解度明显增加。

茶皂素在茶树体内的根、茎、叶及种子中均有分布,但其在分子结构上有所不同,造成物理性质有所差异。单就含量而言,茶籽中的皂素含量为最高,而不同茶树种子中茶皂素占全籽的含量各有不同。

茶汤中所含的茶皂素都具有什么样的功效呢?

1.茶皂素具有较好的抗渗漏与抗炎作用,可用于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化痰止咳等功效。

2.茶皂素不仅是良好的表面活性剂,还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特别对皮肤致病菌有良好的抵制作用。

3.茶皂素还同时具有抵制胃排空和促进胃运转的双重功能,在恢复胃肠道的自主工作能力方面有神奇的效果。

我们想要泡茶,首先要做好相应的准备,我们需要先准备好以下泡茶器具:玻璃杯、茶盘、杯托、茶匙筒、茶荷、水壶、水盂、茶巾,选择的茶具风格应尽量保持一致。

首先我们应该将玻璃杯的杯口向上置于杯托内,杯子应摆放在茶盘的横中部,茶盘左上角放茶匙筒、茶荷,靠身体这一侧茶盘放折叠好的茶巾,茶盘右下角摆放水壶。然后煮好沸水放在热水壶内里备用。

用茶荷装上茶叶,并将茶荷呈给宾客,让他们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嗅闻茶叶的浓郁清香。

逐个倒入三分之一开水到玻璃杯里,右手握住杯底基部,左手托杯底,双手手腕逆时针转动三圈,促使整个玻璃杯内壁湿润。然后把开水倒入水盂,玻璃杯放回杯托里。

按照茶水1:50的比例,把茶荷中的干茶分别投入各个玻璃杯里。以回转手法往玻璃杯里倒少许开水至水量没过茶叶。目的在于使茶叶充分浸润,更快地析出茶叶可溶物质,促发茶香。浸润时间一般约为20-50秒,可根据茶叶的紧结程度来决定。

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右手执壶三起三落把开水注入杯子里,水量以七分满为宜。俗语有说:七分茶三分情。

双手把冲泡好的茶依次敬奉给宾客,伸出手掌行礼邀请宾客用茶。

奉完茶后,按先用后收回的顺序把不需要用的茶具收回。如先用茶荷后用茶巾,那就先收茶巾再收茶荷。不过这一步可以后面再做,泡完茶后不妨和宾客聊聊天说说笑。

品饮茶汤前,先闻香,感受茶香的芬芳怡人;再赏茶,欣赏茶叶在玻璃杯中沉浮飘舞的优美姿态;然后再细细品尝,感受茶汤醇厚回甘的滋味,回味无穷。

当宾客们杯里的茶汤只剩三分之一时就要为其续水了,续水温度建议为80摄氏度左右,以保证第二泡的浓度。

最后一步就是净具啦。每次泡完茶,都要养成及时清洗茶具的好习惯,清洁完再进行消毒处理会更好哦。

1、用保温杯泡茶需注意。保温杯虽能保温,但茶叶中多种维生素和芳香油易在高温或长时间的恒温水中损失,茶的效用和口味也降低了。好的茶具应首推陶器类,具有一定透气性,冬天保温,夏天不馊,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所以紫砂茶壶享有盛名。普通的泡茶玻璃杯最合适。

2、用沸水冲泡,注意控制温度。有些人喜欢用刚开的水冲泡茶叶,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刚烧开的水温度高,可使茶叶中不耐高温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等)大量破坏,并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泡茶的水温宜按茶叶老、嫩来分,老茶可用95℃的开水直接冲入;嫩茶则应低些,80℃左右比较适合。

3、第一次茶要过滤。有些人认为头遍茶浓,提神醒脑,所以爱喝头遍茶。殊不知,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污染,茶叶表面总残留一些农药,相应的头遍茶农药等有害物质浓度也高。所以应让头遍茶水发挥“洗茶”的作用,弃之不饮。

4、同一茶叶不要泡多次。茶宜常饮而不宜多饮,应随饮随泡,不要搁置太久。茶叶泡的过久,内中很多对人体不利的物质被泡了出来。冲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脂、芳香物质等可以自动氧化,不仅茶汤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尝价值;同时由于茶水搁置时间太久,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茶水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数量增多,而影响卫生。茶泡三四杯后就没有再泡的必要了。

三、为什么茶叶泡出来会有泡沫

有几个原因:1.茶叶在冲泡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泡沫在一定程度上是受茶叶中茶黄素的影响;

2.茶叶内含物质(茶皂素)所具有的表面活性因素所决定。

3.制作工艺:悬壶高冲(冲茶):把滚开的水提高冲入茶壶或盖瓯,使茶叶转动。

4.春风拂面(乱泡沫):用壶盖或瓯盖轻轻刮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清新洁净;

5.关公巡城(倒茶):把泡一、二分钟后的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并列的茶

  • 版权声明: 本文源自倍司网 编辑,如本站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联系q523084022,我们会尽快处理。
Copyright © 2016-2023 倍司网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10044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