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茶叶的叶底如何区分春秋茶(如何辨别春茶和秋茶)
一、怎样区分铁观音的春茶和秋茶
1、铁观音品质以秋茶为最好,春茶次之。秋茶的香气特高,俗称秋香,但汤味较薄。夏、暑茶品质较次。冬茶颜色较青绿,滋味也较青,产量不多。
2、别精品铁观音是一项高深的学问,安溪著名茶师和老茶民观形闻香即可鉴别茶叶优劣,高者能品断是茶产何地何村,几年生茶树,特点突出者还能品味出自何名茶师之手。外行人品饮铁观音可从“观形、听声、察色、闻香、品韵”入手,辨别茶叶优劣。
3、观形: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蜒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
4、听声:精品茶叶较一般茶叶紧结,叶身沉重,取少量茶叶放入茶壶,可闻“当当”之声,其声清脆为上,声哑者为次。
5、察色:汤色金黄,浓艳清澈,茶叶冲泡展开后叶底肥厚明亮(铁观音茶叶特征之一叶背外曲),具绸面光泽,此为上,汤色暗红者次之。
6、闻香:精品铁观音茶汤香味鲜溢,启盖端杯轻闻,其独特香气即芬芳扑鼻,且馥郁持久,令人心醉神怡。
7、品韵:古人有“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之妙说。细啜一口,舌根轻转,可感茶汤醇厚甘鲜;缓慢下咽,回甘带密,韵味无穷。至于独特的“观音韵”何解?至今茶人尚未能解说清楚,只得留待后人品断,这也正是安溪铁观音之魅力所以。
二、根据茶的季节分,茶分为哪几种
1、如果按照季节划分的话,茶被分为四种,第一种茶就是春茶,然后就是夏茶,后面就是秋茶,最后的就是冬茶,因为采摘的时候不同,所以就这么划分。
2、春天风大,春天养肝。所以喝乌梅茶。夏天天气热,应当喝凉茶比如铁观音一类的茶降暑气。秋天比较干燥,喝菊花茶。冬天比较寒冷,应当喝红茶,暖胃。当然比较温和的龙井茶,绿茶一年四季都可以喝。喝茶有一定的季节性。
3、春季花茶,夏季绿茶,秋冬红茶比较好。但也不是绝对的,跟每个人的嗜好和习惯有关系。总之,喝了舒服健康对自己身体有好处就行。
4、除了当地生产出名的绿茶外,比较出名的还有阳毛尖和碧螺春等品种了,当然最好的就是龙井茶,但比较贵,一般人饮用不起。春夏饮用绿茶具有享受大自然的清香提神外,还可以起到缓解春困作用。春喝百花夏喝绿,秋喝普洱冬喝红。春天万物复苏,花香四溢适补元气;夏天炎热易动肝火,适喝绿茶清燥气;秋天是丰收季节,瓜果梨桃,五谷丰登,适喝普洱以平胃气。
5、夏天可选的绿茶包括: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都匀毛尖、庐山云雾、蒙顶甘露、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安吉白茶等。但喝茶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是有所区别的,一些胃寒的人多不可饮绿茶,以饮红茶为妥,即使正常的人,根椐茶的不同性质,在不同的季节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6、喝茶有季节也无季节,有季节从两个方面看,都是相对而言,宽泛而言,春季,万物生发,主木主肝,春风起,适合有肝经肺经的茶,比如白茶,而春季也是春茶季,就适合新鲜来喝的茶而言,茉莉花茶:可以“去恶寒”,是春茶的上品;茉莉花茶不仅能稳定情绪,提神醒脑,还能清热解热,增强健脾,镇静神经,解除湿邪,缓解胃和腹痛,缓解腹痛等。
三、如何区别安溪铁观音的春茶和秋茶
成茶品质以春茶为最,秋茶次之,而秋茶之香气特高,俗称“秋香”,但汤味不及春茶厚重。再依次是冬茶、夏茶和暑茶。至于春秋茶中的高档铁观音,其制作条件非常苛刻,要求鲜叶嫩度合适,且必须是晴天采摘的,制作过程晒青需有“时阴时阳”的光照,晾青需有微弱的北风,即如“秋高气爽”的天气,而这则仅仅是必要的条件,还得需要配已精湛的制作技术。如在做青阶段,要灵活地掌握“看天做青”和“看青做青”。    这几年机械及空调的使用,不但使茶产量得到极大增加,欢迎进入爱茶网也使其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至于如何鉴别高档精品铁观音,实质上是一项较深的学问。在安溪著名茶师和老茶农观色闻香即可鉴别茶叶优劣,高者能品断茶是产何地何村、几年生茶树,品技高者还能品味出自何名茶师之手。对爱好者来讲,我们只能从铁观音的色、香、味、形及韵几个方面入手。一 看干茶色泽我们首先看干茶颗粒的色泽——现实中发酵轻的铁观音干茶以青绿鲜活为美,色泽晦暗或较乌黑则为次;而原中发酵观音的干茶追求油润有光泽、色如青蛙皮,明显比发酵轻的观音黑得多。另外,干茶颗粒上二者也有区别:高档的轻发酵观音要求用新枞三叶一枝型茶青嫩叶,叶片较小,做出来的茶品颗粒自然也较小,而中发酵观音须使用老枞茶树的成熟叶面,采摘工艺往往也不甚讲究,做出的成茶颗粒大而重实,落于盘中当当作响——所谓“沉重如铁”之美誉便出于此。当然,反映到市场上情况可能则千差万别、林林种种,但总的来说由于铁观音全面转向轻发酵工艺,市面上高等级产品基本都属于该种风格;中发酵制法的产品目前大多等级较低,至于高品质的中发酵茶,现实中越来越少了。二 嗅干茶茶香在干茶的茶香上,轻发酵茶与中发酵茶差异甚大:优质的轻发酵观音干茶可闻到非常明显的兰花幽香,而中发酵茶虽然也茶香宜人、但风格不同,如果加以对比,差异则是明显的。 冲泡开后,这种差异会进一步被放大:优质轻发酵观音兰花香明显、特点突出,给人以较强的感觉和印象,这也是它能够流行的主要原因;而中发酵观音茶香虽然也高扬、但其兰花香并不太明显,同时也较难卖出好价钱,久而久之,茶农也就不愿意做了。如果要从嗅觉味觉上区分二者,只有开汤实际对比冲泡了。当然,质量差的轻发酵茶则往往是香气很淡,更多是一点点香气都没有,而质量差的中发酵茶至少还能保持较高扬、闻起来也不错的茶香,即便是焙火香气。三 品茶汤滋味优质轻发酵观音入口滑爽,兰花茶香在口中即可体现,入喉之后甘香泛起,品饮高等级的轻发酵茶往往会给人以非常美妙的体验,即便它存在滋味较淡、不够醇厚的缺陷,但优点也极其明显——之所以能够广泛流行并非空有虚名。相对而言,中发酵观音表现中庸,很难感觉到特别的滑口,饮茶之时多半不会感觉到口中有什么兰花香;但它的优点是滋味较浓、适合口味重者,且饮后回甘、回甜较为明显,为不少人所青睐。另外,口味清淡者是最容易接受轻发酵观音的群体——不过,若是质量差的轻发酵茶那就不好喝了,几乎无香,涩味明显,无甚回甘,用一个寡字来形容未尝不可;而质量不好的中发酵茶至少闻起来还是茶香不错,喝起来尽管有苦涩味,但滋味浓强。另外应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高档轻发酵铁观音的鲜味和酸味,而这两种味是原中发酵铁观音茶所没有的。所谓鲜味,一般人从字面上即可理解,由于现实中高档铁观音是用新枞三叶一枝型茶青嫩叶制作,发酵又很轻,因此,品饮其味便有新鲜爽口的感觉,某种程度上更接近绿茶的鲜味。至于酸味,大多数人不易品饮出来并很难理解,为何高档茶要有这种酸味,好吗?而这种疑问应该说在茶界也很普遍。而现实中高档轻发酵铁观音确实有一种爽口的酸味,并且也已成为衡量是否是高挡茶叶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这种酸味是铁观音所独有的,也是轻发酵的结果,如果没有了这种酸味,饮后回甘的感觉也不会非常明显呀!在此,我想起了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以茶喻物理》中的一段话:“物之甘者,吃过则酸;苦则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则甘。”用此句来让我们去理解酸味是否更容易些。当然,单纯*人为的因素加工出的所谓酸味,就另当别论。四 茶叶的耐泡度经常有这样的说法,轻发酵茶不如中发酵茶耐泡,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持这种观点的多是口味重的人士。其实,茶的耐泡程度取决于茶叶浸出物的多寡,轻发酵观音采用较嫩的新枞茶青,叶片往往肥厚,浸出物也多,耐泡度很好,不少茶品在六泡后仍可闻到明显的兰花幽香;但如果口味重便会感觉几泡之后就没味道了,所以认为轻发酵观音不耐泡。相反,中发酵观音用的是较老的茶青,加上老枞茶树产出的茶青叶面较薄、浸出物自然就少,基本上在四、五泡后叶底就出现了水味,但由于味道较浓、可以连续多泡几泡……其实,看耐泡五 冲泡后叶底优质的铁观音冲泡后叶底给人的感觉如绸缎面、光泽度好且叶片肥厚,而营养不良的茶青则少光泽、缺弹性,叶片单薄。如果比较轻、中发酵铁观音叶底之差别,应该是色泽和叶底的完整度:轻发酵观音叶底色泽感觉较为青绿,“绿叶红镶边”几乎已成为观音的历史,叶低的完整度也较差,特别是高档茶叶在现实中已很难 见到叶片匀整的了;而中发酵茶叶底接近“土黄+浅褐色”,高档的中发酵茶还有明显的“绿叶红镶边”,叶片匀整,但现实中已很难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