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如何标准化生产流程(规范化 标准化 流程化)
一、如何实现茶叶店运营营销管理的标准化
标准化是连锁茶企的基本特征。标准化有利于降低运营管理营销成本、配送成本、采购成本,有利于贯彻执行战略目标的唯一化和精确化。连锁茶企相对起步阶段,摊子大了,如果再用老的管理方法,势必杂乱无章、效率低下。总部往往采用标准化系统化的管理手段,管理全国的加盟店和直营店。方式简单有效。去掉没有必要的繁文缛节。让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而这些标准经过系统培训后,直营店和加盟店都是可以复制使用的。
通过培训,将好的政策、经验、标准上传下达到各个终端零售店,让最先进的运营营销管理经验第一时间分享给终端。
根据加盟商店长和营业员的真实需求,挑选销售业绩突出的直营店长、营业员作为培训师,以实战经验分享的手法,不断提高加盟店的销售能力。
手把手教到会才是真培训。可以统一到总部培训,也可以到各个加盟店进行培训。除了传统的销售技巧培训,运营营销管理培训是更高级别的培训,可以从更高的角度促进加盟店的销售。
营销标准化:标准门店,进销存统一,标识、培训、促销、价格统一。统一品牌形象。
运营标准化:销售、库存、结算方式、服务的标准化,有利于塑造高端品牌形象,同时有利于同一销售业绩考核。
管理标准化:实行数字化管理,而数字来自于各种销售数据的统计,让加盟店和直营店的每个销售管理人员的贡献,都最终用数字体现出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谷歌内部管理中最核心的量化管理制度的一种延伸。
二、如今传统企业如何做数字化转型
1、数字化转型,是建立在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基础上,进一步触及公司核心业务,以新建一种商业模式为目标的高层次转型,简单来说,是用数字来驱动整个世界的变革。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通过数字技术在竞争中获取优势。
2、企业做到一定程度,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一个瓶颈期,尤其是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市场风向瞬息万变的时代,一不小心就会陷入迷茫:接下来我该怎么做?似乎老办法行不通了?别人都在做什么?如何降本增效?要如何拓客?如何用现有的资源让企业更上一层楼?营销活动要怎么才能获取更多的人脉和商机?有新的营销模式吗?
3、如今,数据成了新的能源,不是企业没有数据,而是很多企业不知道怎么采集数据,治理数据,或者更深入地说,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和机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发现问题、量化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一下,有四场必打的战役:品牌营销、产品创新、渠道经营和用户运营。
4、品牌是一套对公司产品和服务所引发的预期和联想,它不仅代表了一个公司的产品,也是代表了一个公司的形象和特质。就像提到“足力健”就会想到老人鞋、价格亲民、穿着舒适;提到“旺旺”就会想到过年大礼包、走亲戚这样,成功的品牌营销,是即使客户没有购买过这个品牌的商品,也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联想。
5、虽然品牌是一种主观感受,但依然有量化它的手段。
6、以兰蔻来举例,在数说雷达系统中查询兰蔻的口碑,会得到一个词云:
7、可以看出,关注兰蔻品牌的人群大多都是回购,并且认可兰蔻产品的功效的,这也符合兰蔻作为国际大牌的实力。
8、再看看兰蔻在京东和天猫两个站点的声量,可以看出兰蔻运营的主要阵地在天猫,京东次之,但也有不错的声量成绩。
9、除了词云图,还有哪些可以量化口碑呢?数说雷达也总结了兰蔻在全网的客户情感数据,如下:
10、可以看出兰蔻的情感趋势、情感分布都是偏正向的。事实上,当我们提起兰蔻,也大多有“粉水”、“保湿”、“国际大牌”这样的联想。
11、数字化转型对品牌的量化就体现在此,把抽象的东西具象化、数据化,再从量化到的数据里找出品牌可以提升之处。
12、产品的优劣是用户体验中核心的部分,产品好不好客户说了算,因此产品调研十分有必要。但传统的传单、问卷调研很难快速、准确、全面地反映真实情况,从而给产品创新带来困难。
13、在创新战场上,企业需把细分市场的竞争情况、多维度的产品口碑和质量投诉信息通过数字化手段管理起来,充实企业的创新知识库。
14、量化不仅是对于企业,更是对于市场。
15、线下渠道经营和线上同样重要,大部分人群的消费习惯还是在线下,要在疫情肆虐的当下降本增效,还是要利用关键三核心“人、货、场”武装自己,为企业提升竞争力。
16、而渠道经营用AI算法就可以事半功倍,比如门店选址,总有一家生意更好的店铺,在另一条街。这时候你就需要从客流画像、居民区分布、与CBD的距离等多个维度来分析筛选出一个最优选址,AI算法就是最好的选择。图例为数说睿见全国城市指标排名,在指标的参考下选择最符合企业需求的选址,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17、图片来源:数说睿见全国城市选址指标
18、前述几场大战可以帮助企业培养和筛选出意向客户,用户运营则帮助在私域池中促成交易。很多大牌美妆都在做的社群经营就是私域,先用活动或者首次销售把用户引流到社群中,做好品牌的宣传、下期活动的营销,这种“耳濡目染”自然会让用户对品牌的印象加深,再用打折促销的方式促成二次购买,逐渐汇聚成一批忠实的品牌社群客户。
19、遵循用户拉新——激活——留存——转化——传播——到店的路径,企业仍然需要数据采集工具提供多点打通、融合、管理功能。节省人力,把人力和数据用在刀刃上,这也是数字化转型的意义。
20、其实不论是什么转型,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数字化转型的开始或许很难,但从长远的眼光看,这一步值得迈出。
三、中国的茶文化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1、中国茶产业历史源远流长。相传公元前2737年神农就已发现了茶叶,在唐朝时饮茶之风蔚然掀起,并在宋代到达鼎盛。如今,茶叶已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三大无酒精饮料。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世界各地最初所饮的茶叶及茶文化都是从中国传播出去的。然而随着茶叶的传播与发展,各国的茶产业后来居上,如今的中国只能称之为茶叶大国,离茶叶强国还有一定的距离。
2、目前,中国的茶产业主要面临这么几个问题。一是茶叶生产商鱼龙混杂,恶性竞争严重。二是产能过剩,茶叶价格与出口量低迷。三是品牌化程度不够,定价科学性低,良莠不齐。四是文化宣传不足,竞争力缺乏。
3、那么如何发扬壮大我国的茶产业,将中国打造成为茶叶强国呢?笔者认为可以针对以上四个问题进行反向思考。
4、一、茶叶生产商过多且质量良莠不齐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部分茶叶生产商观念落后,还在沿用数年前的炒茶工艺,且存在加工厂房的工艺、设备、管理问题。因此,茶行业标准化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5、生产标准化可以从栽培、采摘、加工、包装等流程入手;不同种类的茶叶等级标准化也必须严格执行,防止以次充好,扰乱市场定价。
6、二、虽然我国出口的茶叶品质优良,但平均价格每公斤却只有2美元左右,比印度还要低四成。这既是产能过剩的结果,也是品牌化程度不够所导致的。国内茶厂众多,但却缺乏国际知名品牌,许多茶企的商业模式与营销手段无法与时代接轨。因此,中国的茶产业亟需一批领袖企业站出来,完善工艺、文化、推广、商业模式,扛下品牌建设的大旗。
7、三、文化是最好的品牌,而我国茶文化无疑有着深厚的底蕴。我国的茶文化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了精神文明层次。几千年来,中国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茶的精神也渗透到了社会中,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等范畴。
8、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向,融茶于内,注重引导和宣传,使中国茶文化能够深入人心,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走出国门,仅限于此是不够的,入乡随俗、兼容并包,找到与其他不同文化的融合点,进行精准的品牌定位,才是中国茶叶流向世界,打造国际知名茶品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