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泡完叶底怎么样清洗好(茶叶泡黄的杯子怎么清洗)
一、品茶是艺术,怎样用专业词汇描述茶叶叶底
1、不论是酒是茶,还是其它饮品,品尝者只有一个训练有素的感觉器官还是不够的,他还必须具有相当数量严谨的品尝词汇来准确地表达他的感觉。
2、通常具有精通品尝词汇的品尝者,在用词和感觉之间建立了一种大家共知的关系。
3、相同的感觉必须用相同的词语表达,否则勾通不了。
4、这些品尝词汇还必须足够得丰富,以便能表达各种复杂的感觉。
5、可以用如下词汇来描述茶叶叶底:
6、肥嫩---芽头肥壮,叶质柔软厚实(绿茶,黄茶,白茶和红茶)
7、匀---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或色泽等均匀一致
8、杂---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或色泽等不一致
9、肥厚---芽或叶肥壮,叶肉厚,叶脉不露
10、开展---叶张展开,叶质柔软(又称为舒展)
11、硬杂---叶质粗老、坚硬、多梗、色泽驳杂
12、焦斑---叶张边缘、叶面或叶背有局部黑色或黄色烧伤斑痕
二、茶叶的“茶干”和“叶底”的专业术语!
1、显毫 显毫,指芽尖含量高,并且含有较多的白毫。
2、脱档脱档指茶叶并配不当,形状粗细不整。
3、露筋露筋 指叶柄及叶脉因揉捻不当,叶肉脱落,露出木质部。
4、块片 由单片粗老叶,揉成的粗松,轻飘的块状物。
5、匀整 匀整,是指干茶的大小、粗细、长短较为接近一致。
6、肥壮 肥壮,指茶叶的芽头肥、叶肉厚实,形态丰满。
7、蜻蜓头 通常是形容乌龙茶的外形的用语。茶坯在包揉时,叶片卷成紧结的圆条状,叶蒂由于肥厚而不卷曲,因而在叶柄较软的部位产生弯曲,俗称“蜻蜓头”。 一般是铁观音等叶片肥厚的品质和手工精细包揉才能形成。
8、泥鳅条 泥鳅条,一般是形容黑茶条索的词语。指紧卷圆直的茶条,壮如泥鳅。
9、丝瓜瓤 多用于描绘黑茶干茶外形,一般是茶叶主脉和叶肉分离,侧脉裸露的样子,很像丝瓜瓤。通常此类情况是渥堆过度造成的。
10、红张 一般是指冲泡后的茶叶,叶片呈现暗红色。主要是由于萎凋过度,而导致的红边,多是白茶的叶底。
11、暗杂 指茶叶冲泡后,叶色偏暗且花杂。出现此类情况,通常说明茶叶品质存在一定问题。
12、花青 通常是形容冲泡后红茶的叶片颜色。一般指叶片红中带有青色,或者有青色的斑块,红里夹青。此类情况可能是拼配不当或者发酵不均匀导致的。
三、如何看单丛茶叶叶底好坏 如何看叶底辨别茶叶好坏
1、看凤凰单丛茶的叶底其实就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来观察、感受其嫩度、匀度、色泽和香气,以及其他方面的特征,来大致判断单丛茶的品质。
2、色泽。单丛茶泡后的叶底色泽明,有亮度,有润度,且色泽均匀一致,说明当天采摘时,天气好。只有天气好、无阴雨天,茶鲜叶含水量低,后续制作才能更好的晒青、晾青、走水,滋味不会闷浊,汤感无不讨喜的水味。天气好,有很好适宜的太阳光线及温度,晒青更有利。“日生色”,有了太阳晒的恩泽,凤凰单丛茶才能更好的出现色泽和香气,滋味汤感才更顺醇。目前已经出现的制作机械设备,无论如何都模拟不出有太阳晒青的茶品质。
3、嫩度。凤凰单丛茶的采摘是否标准,是否及时,是否粗老过度,是否夏暑茶,是否雨水茶等等,都能通过泡后的叶底嫩度来感知到。嫩度好的单丛茶,叶底匀整,大小长短宽窄基本一致。用手指或手背去触碰叶底,非常柔软细腻,叶底如果展来贴在平面上,会较好的贴附平整,不会硬挺干刺扎手。
4、匀净度。好品质的凤凰单丛茶叶底,叶底净度高,少黄片、少长梗、更不会有茶之外的杂质。净,不止是整体叶底上没有杂质,不花杂、少劣质拼配,还包括着下面要表述的香气无杂味。
5、香气。优质的凤凰单丛叶底,在刚泡后是还有开水泡过的温度时嗅香,是有木质味、棕叶味、苔藓味、熟花果木香,说明山场好、树丛树龄老、制作工艺到位,无过度的酵气、也无做青不到位的青涩气,更不会有吸附的杂味、保存不当的霉味。待叶底完全冷下来,再嗅叶底香味,是清新、凉凉的甜感、熟果味、持久而存的花香味、甚至奶香味、乳香味等等。说明这样品质的凤凰单丛茶山场好、工艺好、保存好。
6、红边。标准的凤凰单丛高山茶,叶底是绿叶红镶边,三红七绿。红边或红点明亮、并且均匀分布,不会过度全红、也不会太多的全绿,整体是均匀的红边内绿叶。实际上是叶脉浅黄、叶的中央浅黄绿、叶缘红边现。红点也不都在边缘、也有在叶面上,关键在于是否分布均匀,红的程度恰到好处。这样叶底的单丛茶,说明制作工艺到位,晒青充分、做青良好、焙火恰当。自然茶品质优异。